第50章 不安分的李定国_明末吕布:拯救天下从认爹开始
笔趣阁 > 明末吕布:拯救天下从认爹开始 > 第50章 不安分的李定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0章 不安分的李定国

  李布来到山东后,改革吏治,打压豪强。山东的民生和商贸都焕然一新生机勃勃。

  由于急需军饷整军备战,胶东半岛的煮盐业被李布接管后,他投入巨资修缮盐场,聘用熟练工匠。淘汰原先分属各家各户的小作坊,代之以规模化流程化作业。

  此后山东海盐的产量和质量都大增。

  盐税在古时是极为重要的税收来源,其地位比现代社会的烟草税还重要。

  李布自然是明白烟草税的巨大作用,烟民们贡献了国防军费。因而李布极为重视盐业。

  而煮盐业大力发展的同时,再加之胶东半岛本就是去往辽东和朝鲜的重要港口所在。煮盐业叠加港口货运,胶东莱登立时就成了一个商贸发达的繁荣之地。

  如此一来就有人惦记上了这个地方。

  整个明朝的历史中,山东历来饱受倭寇侵扰。盘踞海中小岛以及从朝鲜西海岸而来的倭寇,常年肆虐胶东各地。

  李布刚到山东时就在莱登地区派驻了备倭的军队,可是在随后的几次大战中,为了集中兵力,从莱登多次抽调过人马。每次李布的人马一调走,倭寇就趁机袭扰,等他人马一回来,倭寇就偃旗息鼓。

  如此几番下来让李布不厌其烦,此时的李布又不可能为了打几个倭寇,就兴建一支海军跑去把海中各岛屿还有朝鲜西海岸都给夷平了。那便只有一个办法--派兵戍守。

  而刚刚归顺的李定国,已多次向李布请求给他立功的机会。李布便索性让他去莱登备倭,正好拿倭寇试试他这把快刀。

  李布给李定国加派了一营骑兵和一营步军,这样对方麾下总共就有两营步军一营骑兵,总计1800人。还把当地的民团乡勇指挥权一并交给了他。相当于是把整个莱登地区的军务都交到了李定国手上,李布还是想给这个名将一次机会。

  3个营1800人,不是很多,不怕他不老实。而且李布的人马那都是有家有室的,全家的生计全靠着齐王府,相当于招员工还把对方家眷也给安排工作。所以李布不怕李定国有二心,他要敢造反,手下李布的人马立马就得砍了他。

  李定国踌躇满志,这是他第一次挣得表现的机会。

  出发到达莱登后,李定国立即组织了阅兵,他要亲自检阅他如今的这1800人本钱。更是拿出了自己在大西军中多年的积蓄,二话不说一上来就给每名军士赏银10两。

  李定国早就打听过,李布军中普通士卒年俸20两,他如今一出手就给众人10两,为的就是收买人心。

  可另李定国的惊讶的是,没人拿他的钱,甚至士卒们看他的眼神都变了。

  随后两名随军参将委婉的表示:齐王府军规,领兵之将无权私发赏银,违令者从将校到士卒皆斩。

  李定国对此是有些了解的,但是他多年的作战经验告诉他,没有士卒会不爱钱的。因而他还是在到了莱登后,弄了这一出。可是事实狠狠打了他的脸。

  正在李定国尴尬之际,还是两位参将给他解了围。

  “李总兵初来乍到,可慢慢熟悉齐王府的军规。一番好意,兄弟们心领了。”

  李定国虽面色如常,可背上已是一身冷汗。

  第二日,李布的案头就多了份李定国的小报告。李布饶有兴致地看着,他懒得去猜想李定国的真实用意,他只是给李定国写了封信,上头只有四个字--下不为例。

  李布不打算装作不知道,因为他相信李定国肯定也知道自己会知道,那就干脆坦坦荡荡地敲打他。

  李定国赶紧写了一封措辞诚恳的悔过书,表示自己是出于好心,初来乍到还不熟悉军规。

  李布则回信表示--知晓了,盼李总兵早日凯旋。

  言下之意,李布要看对方的成绩。

  李定国随即亲自视察莱登各处军情。鉴于莱登海岸线漫长,而他手上兵马只有1800,根本无法防守这么广大的区域。于是他发动乡勇,制定杀倭赏格,以全民皆兵的姿态迎击倭寇。同时他又给那两营步军也配备马匹,从而他的1800人就成了快速机动兵力。

  由于购马上千匹需要的银钱颇多,需齐王府层层审批,李定国等不及又自掏腰包找商人买马。

  在李定国全身心投入之下,仅仅三个月,他就取得了对倭寇的一次大胜。侵扰威海的300名倭寇,在李定国亲自率军疾驰150里奔袭下,被打得全军覆没。

  随后,李定国审问俘虏得知了倭寇中不少人乃是大明沿海的百姓,更有沿海百姓以乡亲宗族为纽带暗通倭寇。一番彻查后发现,所谓的倭寇,其实是大明的贼寇联合了扶桑和朝鲜的流民和浪人,并非全部来自倭国。

  对此,李布早就有心理准备。因为李布前世了解过戚继光的军旅生涯。所谓倭寇,其实应该解读为倭和寇,而并非是来自倭国的贼寇。那倭是来自扶桑的,那寇确是本土的。倭和寇其实是并列关系。

  在李定国的剿杀下,莱登地区的倭患很快就得到了扼制。

  李布对他一番封赏自然不必多说,李布以李定国大才可用为名,向山东巡抚保举李定国做了莱登兵备道。

  兵备道是正四品文官,看着比不上总兵的正一品武官,可是在大明朝以文制武,四品兵备道的权力比一品总兵大得多。兵备道甚至是可以节制总兵的,当然这是在大明朝还强盛的时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要看待李定国的调任,就得先了解如今山东的政治格局。

  李布到了山东后,自然是把军权牢牢抓在手里,为了行事方便也为了治理地方,慢慢地也把民政弄了过来。所以如今大明的山东巡抚就是个虚职,官位虽高可是没有实权。

  为了不做的太难看,李布就浪费了一些钱财,把明朝在山东的那套文官政务班子束之高阁,圈养了起来。从而如今的山东是齐王府的人占据各路武官要职,而实际的文官职务则是由齐王府那些没有正式官职的幕僚书吏们在充任。

  因而,如今山东的大明文官们是最没有权力的,就是一群养老混吃的人。

  就如孙可望的县令一职,其实明面上不叫县令,而是叫“齐王府派驻某地事务官”,职责上是县令的职责。

  而李定国调任的是却是实打实的大明朝的文官。

  因此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此乃李布对他的明升暗降。且由于大明朝的山东文官系统完全就是在齐王府编制之外的,去了之后李定国就相当于是被赶出齐王府了。

  那李布为何要这一出明升暗降之举。其实还是因为李定国不安分。

  他在平倭过程中,胆敢自掏腰包。齐王府审核再慢也不至于影响到军情,李定国这么一搞等同于绕过齐王府的后勤体系。且还敢给乡勇私自制定赏格,此乃越俎代庖。

  一个组织要做事,没到万不得已的地步必须遵守规矩,哪怕会因此带来一些额外的损失。因为规矩一旦破坏,那后果就是组织内部不稳,将带来更大的代价。

  李布岂能容忍李定国这么胡来,且他麾下的1800人归来后,竟然大都对他称赞有佳。

  不愧是名将,看来古之名将拉拢人心都是有一手的。李布当即把那1800人全部罚去种田一个月,和李定国私下拜把子的几名军校甚至被扔进了监狱。

  李布算是进行了一场小小的整风运动,那几名军校都没能走出监狱。李布给了他们家属前线阵亡遗属的待遇。恩威并施以此来震慑全军。

  李布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放在现代社会的网络上是要被狂喷的。

  可是一个组织的领导最大的职责,就是保持组织内部的稳定,每个人都必须按规矩来。只有领导点头了才能不按规矩破格行事,否则便是心怀贰志。

  做大事者从来只能怀大仁义,而不能有小善心。

  喜欢七溪流水大大的明末吕布:拯救天下从认爹开始请大家收藏:明末吕布:拯救天下从认爹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82.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82.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