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_九零对照组女配崛起了
笔趣阁 > 九零对照组女配崛起了 > 第136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6章

  林明德不是跟着唐粒他们回安县了嘛,这位港城的商人对内地充满了好奇,听说唐粒在乡下弄了十几个种养殖基地,就让李襄带着他,到安县各个乡镇转悠。

  据李襄回来说,他就跟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进城似的,瞧什么都稀奇,大热的天,非得自己爬树上去摘杨梅,差点还摔了,瞧见鹅还跑去戏弄人家,差点被鹅给叨了,瞧见鸡,非得让人糊了黄泥埋土地做叫花鸡,说什么要感受做洪七公的感觉。

  总之,别人看他神神道道,他自己倒是乐不思蜀。

  而就在这段时间里,唐粒一边忙着跟吕宽对接棉纺厂改制的事情,一边在县城租了个院子,把之前找到的绣娘和缝纫工都喊到县城,开始赶制林明德要的古装戏服。

  唐粒对古装戏服倒是熟悉,毕竟上辈子经常混剧组,关系挺好的朋友里,就有搞剧组梳化服的,可问题是,她知道好看的戏服应该是什么样子,但她不会做呀。

  只好到处搜罗相关的书籍资料,大家一起商量揣摩着,这个样式该怎么裁,这个细节该怎么做,靠着揣摩想象,先试着做迷你版本的,这样做好了还可以给布娃娃穿嘛,不浪费。然后根据做出来的布娃娃衣服,精修细节做扩大版的,等底板出来了,再继续完善,添加上刺绣。

  一套衣服修了改,改了修,大大小小的底板做了十来套,等终于完成,满屋子的人都不禁哇地一声发出赞叹。

  这是一套宋代的对襟襦裙,短襦、长裙、短裙用的都是简洁而舒适的纯色布料,外头青花的褙子刺绣花纹却极尽繁复,而由于颜色素淡,色调搭配恰到好处,不见累赘,只觉典雅。

  “这也太美了!”

  “是呀,这十天功夫可算没白花。”

  大家七嘴八舌的,都既兴奋又自豪。

  她们这些人,绣花是从小跟长辈学的,裁剪缝纫,有的是正经跟过师傅的,有的干脆就是家里缝缝补补的,熟能生巧练出来的。

  之前她们可没觉得自己这点手艺能当饭吃。

  毕竟缝缝补补的,全华国的女同志,会的是大多数,不会的才是少数,根本不稀奇。至于刺绣,早年衣服都穿不上,会绣花能当个什么用,还能把破衣烂衫绣出朵花来?而这两年,经济好了,牛仔裤皮夹克西装大行其道的年月,绣花就更无处施展了。

  像小杜村这样的村子,明明刺绣手艺好的人挺多,可依然穷得要命,就是因为这手艺它没用呀。

  可现在不一样了,要说古装,哪朝哪代的衣服能少了刺绣?

  “唐总,这衣服真能卖出去吗?”年纪大的依然觉得心里不踏实,实在是除了戏台上的戏服,实在没听说过,还有人要买这种衣服的。

  “唐总,这衣服真能上电视?咱们这可比电视上的还好看,要能上电视,那肯定是最好看的!”年纪小的,最关心的就是自己做出来的衣服是不是真能上电视啦。

  唐粒笑道:“那当然,能卖出去,能上电视,咱们这生意会越做越大的!”

  在场的人,甭管年纪大小,都发出了一阵欢呼。

  好嘛,大家收拾收拾,赶紧就继续做下一套衣服了。

  再说林明德在乡下转悠了一圈,就又住进了安县招待所里。唐粒本来呢是跟国营饭店打了招呼,照顾他一日三餐的,后面有一回聚餐的时候邀请了他一起,他吃了唐米做的饭后,就不肯去国营饭店了。

  倒也不是说唐米做的饭比国营饭店大厨做的还好吃,而是据林明德说,他从唐米做的饭里吃出了家的味道,而这种味道,自从他祖母去世后,他已经很久没有尝过了。

  这听着其实挺胡扯的,安县离着港城十万八千里远,两地饭菜口味迥异,他怎么就能从安县的饭菜里吃出港城的家的味道?

  不过到底是客户嘛,人家既然这么说了,少不得就得辛苦唐米,管他两顿饭了。

  可他一个大男人,单独在唐米家吃饭,肯定也不妥,唐粒只好尽量一起陪着,自己陪不了,就让李襄或者于欣陪着。

  唐米这阵子读完了夜校,还参加了电大的入学考试。

  考试那天,林明德闲得无聊,带着小粉团在电大旁边转悠了一会儿,花五十元的巨款,从一位老太太的花坛里剪了一束红色的月季,人老太太还附赠了条漂亮的绸带,他把月季花一扎,就施施然地牵着小粉团的手,去考场门口等着了。

  小粉团现在说话流利一些了,当然,跟同龄的孩子比,还是显得慢,有些咬字也不清楚。

  而林明德呢,一口普通话塑料得不行,听他说话基本要连蒙带猜。

  小粉团头一次见到说话比她还差的人,偶尔还要小大人似的,纠正林明德的发音,而林明德呢,凡事开心就好、没有一碗面解决不了的港城人嘛,不但不介意小朋友纠正他发音,反而,每次小粉团指出他错误的时候,他总是虚心求教,认真改正。

  一大一小的友谊,就这么牢固地建立了。

  现在林明德在小粉团心里的地位,甚至已经超过了长得帅还会给她讲故事的小姨父啦。

  大热的天,俩人正在树荫底下吸着冰棍呢,考试结束了,考生陆陆续续地出了考场。

  小孩子眼尖,一下就从人群里看见自己妈妈了,抓着根冰棍,啪嗒啪嗒地跑过去了,跑到近前,才发现妈妈身边还有个人。

  “杨叔叔,好。”

  是给她买过糖和小人书的杨叔叔嘛,小粉团揪着妈妈的衣摆,乖乖地跟杨老师打招呼。

  杨老师是监考老师,倒没监考到唐米的考场,只是出来的时候恰好遇上了。

  看到小粉团,他露出个温和的笑容:“小粉团,好久不见。”

  他又看了眼唐米,斟酌了下,鼓起勇气说:“唐米,你看时间也不早了,我请你和小粉团吃个饭吧,也算是祝贺你考完试。”

  唐米要是考上电大,就不会再去读夜校了,到时候他们的接触就少了,杨老师一冲动,就想着趁今天这机会,请唐米吃顿饭,然后找机会把自己的心意明确地表达一下。

  可惜天不遂人愿,唐米还没开口呢,林明德已经走过来了。他把手里那束不伦不类的花往唐米面前一怼,“唐米女士,恭嘿你啦,考戏旗、开、得、胜啦!”

  这年月,正是保守和开放、守旧和自由的思想激烈碰撞的时候,社会上也是,守旧的人瞧见男人当众给女人送花,就觉得这人太轻浮,没眼看,赶紧走远了,而开放一些的小年轻见了,顿时就吹着口哨开始起哄了。

  唐米被起哄得,一下就脸红了,也没接那束花,抱起小粉团就匆匆跑了。

  林明德挠挠后脑勺,觉得莫名其妙,就想跟过去:“唐女士,你等等我啦……”

  杨老师脸色难看地拦住林明德:“你是谁,大庭广众的,你这么做唐米同志很难堪的知道吗?”

  “我送唐米女士发啦,关你什么事啦,你又系谁啦?”林明德脑子灵光,马上猜到了,“你系不系想追求唐米女士啦,你想追求银家,连束发都不准备的啰?”

  性格保守的杨老师被他一通质问,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气得一转身就走了。

  “我说的系系席啦。”林明德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往杨老师身上捅了一刀,转身就追着唐米的方向走了。

  那是他的衣食父母嘛。

  而唐粒那边呢,有了第一套衣服的经验,后面倒是快了许多,大概又过了十来天,就又做了四套衣服出来。

  林明德看过之后,就跟唐粒签了合同,完了就带着五套样衣回港城了。他公司有专业的设计师,跟剧组衔接设计好服装后,再把设计稿传真过来,唐粒他们只需按照要求生产就行了。

  说白了,港城人工材料成本都高,林明德其实就是在内地找一个代工厂。

  当然,除了成本,还有工艺。

  港城那边毕竟西化风气比较重,于传统服饰上工艺没有内地这么考究,粗制滥造的剧也就罢了,高成本的精品剧,人家当然希望服装能尽量精美。

  一晃眼,到了八月。

  棉纺厂的手续都办妥了,正式改名为安县纺织制衣厂,唐粒也就成为了安县第一家公私合营企业的大股东。

  布娃娃自然也快马加鞭地投入生产了。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不但没有像之前预计的那样,需要下岗一批职工,相反,所有职工还得三班倒,加班加点地干。

  因为之前工厂差点倒闭嘛,工人们尝过一次差点失业的滋味,分外珍惜这次的机会,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原先负责络筒、浆纱、织布工人,二话不说就把划样、裁剪、缝纫、整烫等等给学起来了。

  据说为了学好裁剪,有的人家里旧衣服都给剪成了布头,新衣服也裁得奇形怪状的,没法子,奇装异服地,也只能穿出来了。

  于是,这段时间,县城里的人就发现,安县纺织制衣厂的工人,穿的衣服都奇奇怪怪的,不是领口歪的,就是袖子长短不一的。

  老百姓还以为这是什么新的时尚呢,毕竟人家可是制衣厂呀,于是竟然有人就模仿上了,一时间,安县街头竟然奇装异服盛行。

  而林明德那边呢,也陆陆续续地发过来几个单子。

  这时候内地拍电影电视剧的成本还很低,几十万就能拍一部电影了,因为演员片酬也低嘛,港城和湾城成本已经很高了,毕竟那些名气大的明星,片酬已经要数百万了。

  不过服装上投入毕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有的几万,有的十几二十万,不像布娃娃订单那么多,但胜在细水长流,倒也能养住那一批绣娘和缝纫工了。

  而就在这段时间里,赵英杰跟朋友一起捣腾的生意也开张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82.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82.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